武德九年六月初四,一场玄武门事变,彻底改变了唐朝的高层格局。当时身为秦王的李世民,冒险在玄武门干掉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,彻底控制了长安。在这场政变当中,李世民踩着自己兄弟的尸体,走上了皇位,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。
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,唐高祖李渊,正在宫内的湖上泛舟,等待着三个儿子来见他。然而最终,李渊没有等来儿子,反倒是等来了一身戎装的尉迟恭,给他带来了玄武门之变的消息。
据史书记载,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后,勃然大怒。既愤恨李世民杀了自己的哥哥,同时也担心李世民控制了局势之后,会以武力胁迫自己,对自己不利。一时间骑虎难下。
【资料图】
然而这个时候,李渊身边有一个人,说了一番话,却让李渊彻底下定决心,直接立李世民为太子,不再追究玄武门的事情。
这个人,名叫陈叔达,是当时唐朝的宰相。
那么,这位宰相大人,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当时他到底说了什么,才能让李渊下定决心,直接让李世民做皇帝呢?1.南陈遗民
说起这个陈叔达,他的身世,可谓是无比坎坷传奇的。
陈叔达的叔爷,就是那位南北朝时期,南朝陈国的开国皇帝陈霸先。而他的父亲,则是南陈的第四位皇帝,陈顼。他的大哥,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南陈末代皇帝陈叔宝。
史书上对于陈叔达的生年,并没有详细记载。不过,通过一些其他记载,我们却可以大致得到一个推论。陈叔达的父亲,陈宣帝陈顼,一共有四十一个儿子,算是历史上儿子最多的皇帝之一了。这其中,陈叔达排行第十七。而他的十六哥陈叔慎,出生于公元572年;二十六弟陈叔兴,出生于573年。所以,陈叔达应该也是出生于572年到573年之间的。
陈叔达出生的时候,南陈还处在比较强大的时期。当时的中国,正处于南北朝时期。南方是南陈,北方则是北周和北齐。北周的周武帝宇文邕,刚刚登基,开启了北周最强盛的一段时间。而北齐则是历史上那个最为有名的昏君高玮在位期间。
出身皇族,虽然不是嫡长子,做不成皇帝,但将来做个闲散王爷,还是可以的。所以,从很小的时候开始,陈叔达就被按照一个闲散王爷的标准去教育。基本没碰过军务,倒是在诗词文学上面颇有建树。据说陈叔达十岁的时候,就能即兴赋诗。
这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,埋下了伏笔。
公元582年,陈后主登基。按照出生时间推算,这一年陈叔达应该刚刚十岁。随着长兄登基,陈叔达被封为义阳王。虽然年仅十岁,却已经成了王爷。
除此之外,这一年,也是北周被灭掉的第二年。在此之前,北周已经灭掉了北齐,统一的北方。不过,随着宇文邕的去世,北周朝堂开始内乱,最后被杨坚摘了桃子,篡位建立了隋朝。
这一年,是隋朝建立的第二年。
虽然成了王爷,但接下来的几年,陈叔达的生活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,并没有做出任何足以载入史书的事情。一来作为一个王爷,本就是被皇帝忌惮的对象,不可能委以重用。二来当时的陈叔达年纪尚小,也不具备做很多事情的资格。
不过,七年之后,在陈叔达十七岁这一年,他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,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。
这一年,因为陈后主陈叔宝荒淫无度,让南陈的国力迅速衰弱。已经建立八年的隋朝,终于大军南下,一战灭掉的南陈。
十八岁这一年,陈叔达在建康(今南京)城外,陪着自己的长兄陈叔宝同志,投降了隋朝。
隋朝至此统一天下。投降之后的陈叔达,跟着一众南陈皇室,被迁入长安。
贞观九年,陈叔达病逝,谥号为缪。后追赠户部尚书,改谥为忠。
陈叔达的这个谥号追赠,也很有意思。起初追谥的这个"缪"字,并不是什么美谥。按照中国古代《谥解》,名与实不相符合才被追谥为"缪"。陈叔达起初追谥为这个恶谥,大概是因为他在贞观年间,治政能力不足,又曾与萧瑀殿前争吵,相对名不副实的缘故。不过,后来唐朝官方还是大方的给了他一个"忠"字,这就是极好的美谥了。
不管最后唐朝官方对陈叔达如何评价,就陈叔达自身而言,他的一首诗,大概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了。
"霜间开紫蒂,露下发金英。但令逢采摘,宁辞独晚荣。"
对于陈叔达的谥号变更,大家又有哪些看法呢?
和其他朝代不大一样,南陈灭亡后,杨坚并没有难为南陈皇族。甚至就连那位南陈末代皇帝陈叔宝,杨坚也是选择了善待。让陈叔宝在隋朝治下,可以继续沉迷于酒色,醉生梦死。
杨坚这样对待南陈皇族,原因是十分复杂的。要想详写的话,写一篇十万字的论文,估计一点难度都没有。不过这不是重点,重点在于,就算成了亡国皇族之后,陈叔达在隋朝治下,依然过得还算不错,甚至有机会入朝为官。
当然,作为南陈皇族,而且又是亡国一代。陈叔达想在隋朝得到重用,那是不太可能的了。最高也就做到过通守一职,大概相当于后来的通判。
就这样,成年之后的陈叔达,从一个南陈王爷,变成了一个隋朝官员。虽然没有大的发展,但总的来说,还算过的不错。2.入唐为相
这种平静的日子,陈叔达过了几十年的时间。但是,到了隋朝末年,陈叔达的平静生活,彻底被打破了。
众所周知,隋朝是一个非常短命的王朝。从隋朝灭陈统一天下,一直到杨广身死隋朝灭亡,这期间其实一共才过了不到二十年。大业末年,陈叔达被外放为绛郡通守,正是这个职位,彻底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。
隋朝末年的绛郡,大概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一带。大家都知道,隋朝末年,唐高祖李渊正是在太原起兵,而后率军直取长安,后来一步步统一天下。陈叔达所在的绛郡,处于李渊率军进军长安的必经之路上。所以李渊起兵之后,很快就打到了绛郡。陈叔达倒也识趣,面对来势汹汹的李渊,直接开城投降了。
正是这个决定,让陈叔达的命运,再次发生了变化。
虽然在演义小说里面,李家起兵之后,一路极为顺遂,没过几年就统一天下了。但实际上,在李渊刚开始起兵的一年里,尤其是还没有打下长安之前的这段时间里,局面是相当困难的。一方面,当时杨广还没死,隋朝的剩余力量还很强。另一方面,关中是隋朝的老家,虽然隋炀帝南下江都的时候,带去了大部分精锐,但余下的守军依然很强大。所以对于从太原千里奔袭的李渊,很多人当时其实并不是特别看好,也不愿在局势彻底明朗之前,就投奔李渊。
这就导致,李渊在拿下长安之前,麾下能力特别强而且又能独挡一面的,其实并不是很多。所以,这时的李渊,对于人才那是相当的看重。
陈叔达显然符合李渊的心理预期。
作为当年南陈的亡国王爷,陈叔达虽然不善军务,但是在治政和文治方面,却有很强的能力。这样的人才,正是当时李家所需要的。所以,陈叔达投降后,李渊当即对其委以重任。拿下长安之后,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,自任为大丞相,陈叔达则被任命为丞相府主簿,掌握丞相府的机密文书工作,被封为汉东郡公。后来李渊登基以后,陈叔达升任为黄门侍郎,成为李渊真正的心腹。
接下来的几年当中,唐军南征北战,开始逐步统一天下。陈叔达则是一直在中枢工作,凭借着自己的才学,做出了不少贡献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因为陈叔达是当年南陈的皇族,对江南较为了解。在唐朝打到南方之后,陈叔达开始尽力去提拔一些南方士子。这对于当时的唐朝中枢和江南士子来说,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武德四年,陈叔达被拜为侍中,也就是唐朝时的事实宰相。武德五年,晋封为江国公。
当然,在此期间,唐朝高层内部,也因为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争储一事,开始逐渐割裂。从史书上的种种迹象来看,陈叔达当时选择的,应该是李世民。只不过,陈叔达当时身在中枢,而且作为李渊的近臣,不好明确表态罢了。但是,在某些关键时候,陈叔达依然帮了李世民的大忙。
比如李渊曾因为李建成的原因,想要废黜李世民。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,陈叔达的谏言,却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,最终让李渊放弃了罢黜李世民的想法。为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,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做准备。3.陈叔达的谏言
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,李建成和李世民这对兄弟的矛盾,越发突出。到了武德九年,六月初四,一场玄武门事变,终于将原本已经单薄如纸的亲情关系,彻底撕裂了。
当时李世民指控李建成淫乱后宫,李渊当即叫李建成前来对峙。在对峙之前,李渊还把朝中几个重臣,都叫到了宫里,打算一起听一听李建成如何辩驳。但是,就在李建成进宫途径玄武门的时候,早已埋伏在此的李世民,直接发动突袭,干掉了李建成,一战成功。
不过,玄武门事变之后,成功杀掉李建成的李世民,却依然需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难题。
这个难题,就是玄武门事变的合法性问题。